學習與箏有關的詩詞有什么用?

文章附圖

這一段時間,給大家推送了很多與箏有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原意是讓大家感受到箏這門古老藝術的悠久歷史和厚重的藝術氛圍,以文學角度來促進大家的箏藝修養(yǎng)。但是近幾天的閱讀量卻越來越低,尤其是幾篇《歷代箏賦賞析》,可能是箏賦這種古代文學體裁本來就晦澀難懂,也可能是大家覺得學箏只是純技術上的事情,了解這種風牛馬不相及的東西沒什么用處。總之不管是家長還是學員大家都心理可能有個疑問,學習與箏有關的詩詞有用嗎?到底有什么用?

答案是:當然有用,而且有很大的用處。音樂最通人性,詩詞最解人意!人活著不是只知道吃和睡,人是情感的動物。情感中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有意氣風發(fā).......這些復雜的情感可以通過音樂這種形式來表達,也可以通過詩詞這種形式來宣泄,二者雖然方式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的。

箏詩,箏詞,箏賦,都是通過文學手段來表達作者對箏及箏樂這種藝術高度熱愛和崇敬之情。通過對這些箏詩,箏詞,箏賦的學習,可以使我們更深刻的感受這種藝術的底蘊和魅力,提高自己的欣賞水準和品鑒角度,激發(fā)自己的熱情和學習興趣。

      比如:看到別人或自己的孩子彈箏時,覺得很高雅,也很優(yōu)美。贊美之情油然而發(fā),卻又搜腸刮肚沒法表達,最后只說了幾句:哇塞!挺好!挺美!反正就是好!如果懂點兒有關箏的詩詞賦的話就可以來幾句:“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或者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再或者“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這樣既覺得自己直抒胸臆,又對受贊者無比稱頌,同時氣氛變得高雅和諧。

再比如:箏友相會或者古箏交流,覺得對方彈奏的非常好,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總不至于來一句:就是牛!太牛??了!這樣是不是有種焚琴煮鶴,大煞風景的感覺,氣氛破壞了不說,自己也會很尷尬。如果來一句:慢彈回斷雁,急奏轉(zhuǎn)飛蓬。珠聯(lián)千拍碎,刀截一聲終。或者來一句:"蛟憚禽然,庶配其蹤”。這樣不僅對方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理解,同時也把自己的修養(yǎng)水準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再再比如:自己彈箏練箏,當自己完全沉浸于音樂的意境里,情緒隨著節(jié)奏時而低沉,時而激越,時而悲憤,時而歡呼時,磅礴之情有感而發(fā):“獸連軒而率舞,鳳踉蹌而集庭”。或者感嘆一句:“唯有高秋月,秦聲獨可憐?!弊嗔T一曲,吟上一闕,此情此景,獨斟獨醉!